当前位置:
专题
杨骁楚是文山监狱十一监区的教育警察。自2018年投身这份工作起,他便始终恪守“分类施教、一人一策”原则,从细微处发力、于小事上深耕,助力罪犯矫治恶习,用真心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“暖心”改造故事。
用情唤醒迷途人
罪犯李某曾在改造中表现消极、思想顽固,一次亲情电话里,得知女儿患病后,他更是陷入焦虑。杨骁楚察觉后,第一时间耐心安抚其情绪,不仅为他申请增加一次亲情通话机会,还主动联系李某亲属,录制了一段女儿的视频。视频中,女儿轻声叮嘱:“外婆和妈妈把我照顾得很好,我先休学治病,你在里面好好改造,我才能安心,别再让我们分心。”这番话让李某情绪渐渐平复,当即表示要积极改造、不再给家人添负担。后来得知女儿病情好转、重返校园时,李某激动得热泪盈眶,连连向杨骁楚道谢。
耐心引导冲动者
罪犯于某性格冲动,常因琐事与他人发生口角冲突。面对这样的对象,杨骁楚没有急于求成,而是在一次次谈话中循序渐进,引导于某学习情绪管理方法与处世之道。结合于某的生活经历与改造环境,他耐心开导:“没有谁生来高人一等,与人相处要平等相待,嗓门大小不代表道理强弱,温和沟通才是正道。”长期的教育转化下,于某的改造态度明显转变,不仅积极参与改造,行为规范也大幅进步。刑满释放前,他主动提出现身说法,以自己十多年改造中的困惑、挫折与收获为镜,劝诫其他罪犯端正态度、树立信心、遵规守纪,以平和心态踏实改造,争取早日回归社会。
用心找准突破口
罪犯叶某性格急躁,消极改造,杨骁楚多次找他谈心、进行心理疏导,起初效果却不明显。但杨骁楚没有放弃,而是细心观察叶某的日常。很快,他发现叶某与母亲通电话时判若两人——不仅性情温顺,会安静倾听,然后轻声诉说思念,甚至还婉言拒绝母亲寄钱。进一步了解后,杨骁楚得知叶某家境困难,父亲早逝、姐姐出嫁,唯有母亲独自生活。抓住这一突破口,杨骁楚劝诫叶某:“要学着克服性格弱点、控制情绪。若母亲看到你越来越好,她肯定会很欣慰,独自生活不易却始终牵挂你,唯有好好改造,才能少让她担忧。”经过持续耐心的教育,叶某逐渐收敛,改造状态日趋平稳。
改造罪犯从非一蹴而就的易事,那些看似平凡的细微工作,却如滴水穿石般浸润心灵,于无声处彰显引人为善的深远价值。正如杨骁楚所说:“付出未必即刻见回报,但终会有所收获。唯有以心暖心、以情育人,方能静待花开、收获硕果。”